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八章 事与愿违(1/2)

第二百九十八章事与愿违

往梁家探听消息的人没有回来。却等来了紫纱。

她恭敬地向沈穆清行礼。认真隧道:“奶奶,前天下午西大街的闹剧,想必您已经听说了!我们家大太太就是为这事派我来的。”

沈穆清不想和她多说,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紫纱就陪着笑脸道:“奶奶,我们家大太太说了,她不会以德报怨,将您借银给她的事说出往的。”

王温蕙反响好快……不过,假如梁伯恭问她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她说还不说呢?

沈穆清很明确王温蕙的为人,并不把她的承诺放在心上,笑道:“难为你们大太太想的周到,说我知道了。你回往,代我谢谢你们家大太太。”

紫纱笑起来,似乎看出她的心情似的,道:“我来的时候,大太太还吩咐了,说,梁家太伤人心了,总得为自己和孩子留条后路。所以您放心,她知道轻重缓急的。”

沈穆清一味地应“好”,笑着让英纷把紫纱送出了门。到梁家往探听消息的人就转了回来。

“梁家到底出了什么事?他们家的三太太怎么跑到西大街往骂街往了?”

派往的人是庞德宝手下的一个管事,姓廖。

“奶奶,这个事得细细地说。”廖管事道,“梁家自梁大将军逝世后就一日不如一日,不仅由于战败在军中权威渐薄,而且吃穿用度全靠济民堂的收进。所以济民堂倒后,梁家只出不进,日子越来越艰巨。”说到这里,来人露出异色来,“梁家的二爷,和人合伙在外面做了桩生意……”

这件事,沈穆清是知道的,只是一直不知道梁叔信做的是什么生意。不由好奇地问了一句:“梁二爷做的是什么生意?”

廖管事垂了眼睑:“梁二爷在百花酒楼有份子,每年有八千两银子的进项。”

“百花酒楼?”沈穆清目瞪口呆。

廖管事点头:“听说富华公主、冯家在百花酒楼都有份子……”

难道百花酒楼的生意这样好——在京都做生意,没有背景,你资金再雄厚,本事再高强,都是没有用的。

“一年八千两银子的进项,”沈穆清在心里给梁家算着帐,“那也可以保持正常的开支了!”

廖管事笑道:“钱是无底洞,哪有个满足的时候。何况梁家还有一个长年卧病在床的老夫人,每年的汤药费都在四、五千两银子高低。这八千两银子的进项,也就委曲够老夫人屋里的开支了。”

沈穆盘点了点头。

“因此梁家太夫人当家后,散了一些人,关了几个院子,各房的用度也都减了。”廖管事笑道,“好在是梁家二房、三房的太太都各有各的陪嫁。公中的钱固然少了,但各自用各自的,一来始,倒也相安无事。”

蒋双瑞不是那种苛刻的人,而梁三太太,固然自己和她只有一面之缘,但也看得出来,她是个很刚强的人,公中没钱,用自己外家的陪嫁,更理直气壮,不受节制,说不定,这种情况她很爱好。

沈穆清在心里暗自思忖着,就闻声廖管事娓娓说道:“时间一长,就苦长房。侯爷夫人不在家,一个姨娘当不了家做不得主,三个孩子又正是长身材的时候。别人不心痛,侯爷夫人也要心痛。时不时地让人拿钱帛回来给孩子们用。这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就被梁家三太太知道。刚开端,也还没什么。有一天。梁三太太想吃麻鸭汤,丫鬟们买了就让厨房里做,看到厨房里蒸着上等的血燕,随口问了一句,厨房里就回了,说是给大房大少爷的,东西是侯爷夫人从外面带过来的。这样也就罢了,偏偏那天厨房里到了吃饭的时间还没把麻鸭汤炖好,丫鬟们往厨房里催。厨房里说是早上给大房做了好几味补品,一时没有人手帮着做麻鸭汤,这才迟了些。让再等会。

偏偏那些丫鬟也不会做事,就照直把这话回了。

梁三太太本来就是个性格暴烈的人,据说房里的丫鬟做错事被卖是小,还有打逝世、打残的时候,就是梁三爷身边服侍几年的通房也不给面子,一不兴奋了就拿着鞭子抽……这样一个性格的人,哪里听得这话,立即就跳了起来,先是把厨房砸了个稀巴烂,接着又带着身边几个惯使的妈妈就往了西大街……”

沈穆清听得一怔:“梁三爷身边服侍几年的通房也不给面子……是梁三爷的表妹吗?”

廖管事警惕翼翼地打量着沈穆清的脸色,低声道:“梁三爷身边只有一个通房,就是那个姓冯的表妹。”

梁季敏不管如何不好,但他对冯宛清却是真心的……

沈穆清不由在心底唏嘘了一声。问廖管事:“那现在梁家怎样了?”

廖管事原是在萧家的展子里做事,沈穆清曾经做过梁家的三媳妇,他是知道的。本来有些懊悔不该多说梁家三房的事,现在沈穆清不追问,他自然乐得不提。忙道:“梁家太夫人把侯爷招了回往,让他立即和王氏和离。要不然,就不要进定远侯府的大门。”

冯氏这样做有点蠢。不过,这也是她一惯的行事作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