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景和是不赚快钱的【两章一起发】!(2/3)

了一下工厂里的设施设备,现在您能不能聊一聊,景和科技的这个工厂,对景和科技,意味着什么!”

“我们这个工厂属于景和科技的第一大产能工厂,年产能峰值可以达到10万辆汽车,现在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8万辆。”

“按照一个普通的汽车制造工厂,拥有那么大的产能,需要大约6000名左右的员工,但是,我们经过严密的规划和产线升级,目前我们只需要3000名员工就可以制造出同样产能的汽车了!”

“自从金融危机以后,强调一个腾笼换鸟,讲究的就是两个核心,一个是更强的科技技术,让产品拥有更深的护城河;另外一个就是给予员工更高的工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景和科技的科技含量不用说,我们现在最低的一款车售价都达到了35万以上!”

“因此,我们在走量的同时,拥有着更强的利润和科技研发的余留!”

“而同样的,虽然我们的员工只有3000人,但他们各个都是好手,不管是加班公司,还是基本工资都相当于普通汽车厂的1.5倍,可以说,现在其他工厂的工人都抢着来我们景和科技干!”

高峰开始还有一些紧张后来却是越说越流畅,把和楚休一起演练过的内容大致说了出来!

这会是真颠覆了麻云对华国制造工厂的印象。

什么时候,华国的工厂不是靠人海战术取胜了?

在华国,人力绝对是制造业最大的优势。

在经济学里头,把这个东西叫做人口红利。

他的阿里妈妈,就是靠一个接着一个的快递小哥,才把小到十块钱大到上万块的快递送到千家万户去!

【下一章】

其实,看着央妈特别访谈的一些制造业老板和互联网老板,都有着同样的疑问。

为什么,景和科技放着华国最具优势的人口红利不像富士糠一样,利用到极致。

反而像一些欧美公司的高科技一样,以升级产业链和科技含量来和欧美国家的产品硬碰硬?

吃吃人口红利,不香吗?

这时候,央妈漂亮小姐姐的采访已经结束,镜头转到了景和科技大厦,开始了水军亦对楚休的专访。

“刚才其实我们聊了一些景和科技发展的亮点!”

“其实电视机前的观众很想了解一点就是,对于欧罗巴的这个禁运动作,景和科技在未来将做出哪些应对动作!”

楚休点了点头,扶了一下耳朵旁的耳返,说道,“其实和电视机前很多观众想法不同,我们景和科技其实并没有太过于惧怕欧罗巴的这个反垄断的禁售!”

“虽然我们在欧罗巴的销售量已经有了非常大的一个起色,每年有差不多1万多辆车,将近几十个亿的销售额!”

“但是,景和科技的全球化战略里头,最核心的还是本土市场的扩张!”

“景和科技三系车型,在华国的销量占到总销量的90%以上,所以欧罗巴的这个反垄断的禁售,其实影响不到太大的大局!”

楚休也是在打着太极拳,有些东西,尤其是零件国产化计划,是万万不能在电视面前说的!

虽然装比一时爽,时时装比时时爽!

他不负责任把这个内容给说出来,那得小心自己零部件外资合作方的反噬!

现在景和科技虽然也有大几十万的量了,但是在一些大型零部件商的眼里,如等,却只不过是一只小虾米而已。

你只是偷偷摸摸弄一些小动作也就罢了,他们一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的!

但明目张胆搞一些威胁到他们的动作,那绝对是会‘该背时(余州话,倒血霉的意思)’的!

他们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合作单位影响到自己的核心利益的,谁来都不管用!

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到楚休说的话,第一反应就是错愕。

这景和科技太低调了一些,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在欧罗巴就年销几十个亿的巨鳄了,像是突然就出现的一样。

特别访谈的客群,基本上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与景和科技的购买客群,其实重复率不高。

所以他们没听过景和科技,其实还是很正常!

“哦?楚总,您的意思是,以后景和科技对于欧美市场的重视度会相应降低吗?”水军亦作为资深老记者,话题会以对话冲突作为访谈的核心,他不喜欢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通稿式访谈。

那种东西,没劲儿!

“恰恰相反!”

“欧美地区的销量是我们的攻略重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