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方家喜添丁,城郊小院(1/2)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已是秋风习习、秋高气爽的时节。

此时此刻,赵奕雅正在凭窗远眺。蔚蓝的如同清洗过的天空,棉花一般绵软的团团白云,一望无际金黄的稻子,是赵奕雅最看不厌的风景。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或许是因为有了思念,秋风瑟瑟,给赵奕雅心头更添一腔愁绪。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赵奕雅反复低吟着,心头的思念浓郁的化不开了。

“少**,告诉你个好消息,香玉少**快要生了!”一串喜悦之词从菊香的口中传荡开来。其中菊香叫赵奕雅“少**”的语气,稍显别扭。

在方府老太太的强烈不满的示意下,菊香终于将“小姐”二字改口了。菊香对赵奕雅说,无论什么状况下,赵奕雅在她心里是一辈子的小姐。

“真的?太好了,我们去瞧瞧!”赵奕雅的满怀愁绪,顿时被这新生命即将到来的喜悦一扫而光。

赵奕雅和菊香俩人几乎是连气都不舍得多喘一口,急匆匆跑到了李香玉的屋子。

屋门外,伴随着香玉时不时吃痛的喊声,方梓阳满头大汗,着急地踱来踱去。方梓阳一脸的喜不自禁,同时也有一肚子的担忧,他口中喃喃,反复地说着“我快当爹了,我有孩子了”。

过了许久,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稳婆推门而出,高兴地报喜道:“太太,少爷,是个小少爷!”

屋外众人都高兴的无以言表。尤其是赵奕雅,高兴之极差点落泪。这下好了,母凭子贵,李香玉在方家可谓是站稳了脚。赵奕雅实则是为方梓阳、李香玉爱情更加稳固而高兴。

与之喜悦气氛有些不相称的,是站在屋外远处的凌语如及其贴身丫头,脸上表情不喜不悲。

凌语如之所以有如此难得的镇定,是因为凌家近期在商场上可谓是赚的盆满钵盈。凌玉龙不愧为黑白通吃,趁着军阀混战之际贩卖烟膏和军火,捞到不少油水,也顺带着亲家--方家赚了不少。如此一来,方家自然待凌语如不薄。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凌语如除了偶有言语上的激烈,也只是用以宣泄方梓阳对其冷落的不满,倒再也没有将矛头对着赵奕雅、李香玉俩人。

约莫又是一盏茶的功夫,稳婆收拾妥当。众人这才齐齐涌进了香玉的屋子,一起去探望那方府的新贵。

方老**也闻讯由丫头搀扶着赶来,喜滋滋地进了香玉的屋子。

只见床榻上,虚弱苍白的香玉撑起身子,微微笑着说道:“太太、梓阳,你们给他取个名字吧!”

方老太太连忙上前,示意香玉躺下说话。

梓阳沉思片刻,高兴地说道:“我看叫佳成好了,寓意他的父母是‘佳偶天成’。”

方老**听罢,脸上一僵,说道:“这么个喜庆的日头上,可别怪我老婆子说几句不好听的。什么佳偶天成,亏你说的出口!方家的门风就是被你败坏了。也罢,看在我重孙的份上,我就既往不咎了,你们以后最好别在我面前搬弄这些旧账。”

听见方老**此语,赵奕雅刚揪紧的心头也终于可以舒口气。方老**的性子,赵奕雅最为熟悉不过,心眼不坏,但脾气不好、固执,遵守古训和旧的道德规范。方梓阳一时欣喜过头,犯了方老**的忌讳。

为了打破刚才的压抑,方老太太提议道:“不如叫‘方兴’,你们意下如何?”说完满脸笑容地打量着屋内诸人。

赵奕雅接口道:“我看这名不错。如今方家生意更胜从前,兴取振兴之意,意在方家不日更盛!”

众人目光皆望向方老**。只见老人家闭门,低眉,手中不知何时拿出一串佛珠,轻轻捻着。片刻之后,老人家睁开眼脸,眼光精射,点头含笑,说:“方兴就方兴吧,只盼他平平安安地长大,高高兴兴地过一生。”

床榻上的香玉费劲地支起半截身子,对着方老太太以及方老**道:“香玉代方兴谢谢老太太、太太!”

方老**摆了摆手,示意香玉不必如此,说道:“你现在身子弱,好好养着吧。以前我对你是有成见,但你来方府后的一举一动证明你是个好媳妇,我这个老顽固也认可你了!你以后叫我**好了,叫老太太感觉我就一古董似的。”

香玉感激地点了点头,说道:“谢谢**!”

方梓阳兴奋地抱了抱小方兴,像个孩子般,手舞足蹈地叫着喊着:“我儿子有名字咯,方兴!小方兴!”把众人都逗乐了。

不久,众人纷纷散去,屋中只留下赵奕雅、方梓阳还在香玉屋中。

“好可爱!小方兴,以后叫我三娘!”赵奕雅看着怀中那个眼睛份外黑亮的小小人儿,忍不住逗着。

“原来你这么喜欢孩子!抓紧时间自己也怀一个吧!”香玉说着说着,发现方梓阳在旁,赵奕雅脸上表情极为不自然,意识到自己说多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