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章【衡山探源】(1/2)

赵阳叹气:“要是能让锦衣卫帮忙就好了,他们应该有这个能力办到。”

方千驹不屑道:“他们是朝廷走狗,没有朝廷意思,他们怎么会做这种事情?”

刘正风忽觉跑题太远,急忙招呼:“喝茶,喝茶。”然后不好意思道,“扯远了,扯远了,看到这些东西就容易发番牢骚,莫见怪啊,志强。”

赵阳钦佩道:“刘三爷心怀大事,值得晚辈敬仰。事情也确实如三爷所讲,这样下去,我们技术愈加落后,百年之后,也许我们就无法赶上这些洋人了,万一那时这些洋人跨海打来,中原就要遭灾了啊。”

方千驹笑言:“志强多虑了,哪里有这么夸张!大明虽然朝政**,但也不是夷狄之人就能欺负的。”

赵阳摇摇头,知道谈这些好像太早,至少早了几百年,也就不再继续,而是提出自己来意:“方二爷,刘三爷,赵阳自幼爱慕武学,想学一技之长强身健体,行走外洋不受外人欺侮,希望二位能够成全赵阳。”

方千驹与刘正风对视两眼,方千驹苦笑:“志强,你可能不知道,我是闲云野鹤,一个地方呆不了一个月就走人,我这性子不适合传授技艺,所以我至今没有授徒。”

刘正风点头:“我这两个师兄都是这烂脾气,莫大师兄笑傲江湖,一把胡琴浪迹天涯,很少回山,衡山派的事务是由他的大弟子李强主持;我二师兄五六年才见一次面,所以也基本不会授徒;我呢,说实话,志强,现在衡山城你声誉不下于我,让我收你为徒,你存心让别人指我脊梁骨?”

啊,赵阳大为惊讶,怎么怎么闹出这样的事来!

见赵阳一脸失望,刘正风转头与方千驹商议片刻,回身道:“志强,如果你真的想学艺,可以等两天。我们师兄弟商议一下,可以考虑代师授徒,这样你就成了我们的小师弟。”

赵阳大为惊喜:“那,那大概要等多久啊?”

刘正风估算一下:“少则半月,多则一月。主要是要和莫太师兄联系。不过莫大师兄一向不怎么处理师门事务,师门事务是由二师兄和我处理,莫大师兄应该不会反对的。这样你就能成为衡山派历史上最年轻的长老了。”刘正风一脸肯定。

赵阳大为欣喜,学到武艺就已经是极为难得了,没想到还能成为衡山派的长老。

方千驹也极为高兴;“我们衡山派历来是注重乡里乡亲,所以衡山派主要在衡山附近发展。我们没有称霸江湖的雄心,也没有唯我独尊的野心。不过,保住家门却是我们的底线。现在有了小师弟的加盟,衡山城就可以说是彻底掌握在我们衡山派手中了。”

看来他们对我也有极深了解啊,估计也研究了个差不多了,赵阳心中揣摩。

刘正风欣喜之下,将家人叫出见客,赵阳这才认识刘正风全家。刘正风的夫人可以说是一个大美人啊!不谈赵阳这个初次见到的,单方千驹这个应该是见过n次的还是在刘氏出门时表现一阵恍惚,虽然刘氏已经年近中年,但风韵仍存,气质特佳。

赵阳心中来了个恶意揣测:“既然衡山派重视乡里乡亲,想来莫大先生应该也是衡山附近人士,那么和刘正风就是兄弟之间难容情敌对抗,师门恩重不如儿女情长啊!”

赵阳这一番恶意猜度,其实正中谜底之答案。江湖中人为莫大和刘正风翻脸不解,单答案就有上千种,甚至包括莫大弑师!但一旦莫大有难,刘正风就两肋插刀、千里支援;刘正风有难,莫大则舍生忘死、大义凛然;这真是造成了武林中的一段悬案啊!

刘正风长子刘昆,年十五岁,一手“三十六路回风落雁剑”却极为娴熟,江湖对其未来极为看好,号称未出道的“小剑仙”,曾随刘正风参加五岳剑派大会并登台献艺,博得满场喝彩,是晋级五岳四秀的热门人选之一。

五岳四秀是华山派的掌门大弟子令狐冲,号“小酒仙”;嵩山派左冷禅的独生子左辛,号“小掌仙”;泰山派天门道长的弟子迟百诚,号“小义仙”;恒山派定义的弟子仪琳,号“小观音”。四秀中,除却依林有些名不副实外,其它三人都是各门派的佼佼者,在江湖上也有不小的声望。

青城派余沧海雄心勃勃,在五岳四秀出来后,自己在青城派也弄出个青城四秀,与五岳四秀对抗,自认青城以一敌五,实力不下五岳,闻者晒笑不已。青城四秀分别为:英——侯人英;雄——洪人雄;豪——于人豪;杰——罗人杰;称谓“英雄豪杰,青城四秀”。

刘正风女刘箐,年十五岁,深的其母基因,貌美如花。

刘正风幼子刘芹,年十二岁,白白胖胖,让人馋涎欲滴。

赵阳心中微动,他依稀记得刘芹死时好像是十五岁,这样说来,刘家灭门还有三年左右时间。三年,应该可以了,如果运用好的话,赵阳相信可以避免刘氏灭门的惨案,毕竟刘正风这人还不错,尤其是今日一番交谈,更是发现此人不是哪种盲目自大、空谈时事之人。不过,赵阳也十分疑惑,刘正风何以会当日如此愚蠢,作茧自缚?难道是错信了莫大?还是莫大因故未能赶到?可当时莫大在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