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章【好运与霉运】(1/2)

李向阳掏出一个手指粗细二指长的竹筒,竹筒前端是包铁的倾斜口,然后又拿出一个小钢片,从竹筒内拨出一段不知什么的灰色条状东西,李向阳将钢片在包铁斜口上连续划了几下,火星迸射到条状上,燃气,轻轻一吹,就见火苗摇曳。

赵阳目瞪口呆:“火柴!”

李向阳纠正:“火镰!”

赵阳黯然低头,灰溜溜地将打火机收起。

李向阳见状安慰道:“不用担心,虽然你这神器作用不是很明显,但至少它做工精美啊,碰到猎奇的,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五百两银子还是有可能的。”

赵阳神色黯淡:“五百两什么也干不了啊!那个佛朗机人何时过来,卖给他应该能卖个好价钱。远洋航行,最需要的就是这个了。”

李向阳点头:“也是,卖给他们估计一千两不在话下,还有半个月吧。不过五百两银子,够你舒服过好几年了啊,怎么会少?”

李向阳伸手摸了摸赵阳的衣服,奇道:“你衣服是什么衣料,这么薄,透气性肯定更好,夏天穿着这样的衣服,一点也察觉不到天气炎热吧?。”

赵阳心中一动:对啊,我这衣服可也是宝啊!尤其是这李宁牌的体恤衫,再加上超薄的休闲裤。赵阳双眼冒光:“老爷子,我这衣服绝对是夏季急需的宝衣,透气透汗还容易洗涤,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吧?”

李向阳又摸了一会,点点头:“我建议你送给知府,少不了你好处。”

赵阳咬咬牙,掏出钱包,将里面值得纪念的东西留下,然后将钱包推到李向阳面前:“老爷子,我身上别无他物,而这衣服、神器关系到我以后生存,所以无法送给老爷子,唯一能拿出手的就只有这个钱包,希望老爷子不要嫌弃。”

李向阳眯起眼睛,沉思了片刻,慨然道:“老弟,我也不说假话,这东西我的确喜欢。这样,我今天出门也没多带,就给你五十两银子,资助老弟发展,希望老弟以后发达了不要忘了老兄我就行了。”

赵阳十分感激,这钱包绝对不值这个价钱,虽然它很稀有。

李向阳取出几张银票,递给赵阳,续道:“看来老弟对我们大明的服饰什么也没印象。这样吧,我替你去挑几件合适的服饰,将这件宝衣换下,然后抽时间送给知府杨大人,谋个出身。你不要乱走,这件宝衣露面的次数愈少,就愈好提高价钱。”

李向阳出门替赵阳买了套文士衫,然后回到酒楼,让赵阳换上。赵阳换上后,李向阳不由赞道:“看来华夏正硕根难脱啊,虽然你是从欧罗巴回来,但穿上这套服饰后,很难看出你是从欧罗巴回来的。对了,老弟有字吗?”

赵阳想了下,回道:“人贵有志自立,我就字志强吧。”然后又请求:“还望老爷子再陪赵阳走一趟衙门。”

“没问题。”李向阳慨然允诺。

衡山知府杨清十分大方,这套“宝衣”价值也实在太大了。今年是嘉靖六年,恰逢世宗二十大寿,杨清正犯愁用什么做为寿礼。金银珠宝不仅俗气,而且是直言表白:“皇上,臣贪污,请治臣罪!”

那真是找死干得!送的差了,那说明在伟大英明的神圣天子治下,竟然让官吏没有余钱办治天子寿礼,这又说明什么?这也是找死!所以,这件“宝衣”来的真是时候。杨清大喜之下出手不凡:

赏赐爱国士民赵阳衡山城四进四出大宅一栋;

赏赐爱国士民赵阳白银两千两,官奴五十人;

立刻办理爱国士民赵阳衡山落户问题。

给予爱国士民赵阳秀才的功名。

宅子、奴仆以及落户问题,杨清派了个官吏就搞定了,唯独这个功名不太好办。太祖

朱元璋对读书人极为重视,对功名的考取也是非常的严格。杨清无奈,只好亲自跑了一趟,用尽了威胁和利诱,才让学政点头同意给予赵阳秀才的功名。当然,这个功名,只是名誉上的,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如果赵阳要参加科举,还需要一步步来。

办完这些事后,衡山知府杨清马不停蹄直奔京城,从此再也不返衡山了。后来听闻,老尚书之子京城新秀户部尚书刚上任不足三日就换人了,新任尚书是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新人,大伙儿一怒之下对其群起而攻之,谁料神圣的皇帝陛下竟然动了雷霆之怒,与新任尚书作对的官吏通通被当庭斥责,众官吏强硬不退,皇帝无奈只好避开朝臣,三月不上大殿。

看到皇帝陛下对这一新人坚定不移的维护态度后,再加上正值“大礼仪”高峰,众官吏只好作出让步。这个官吏是谁呢?大家都知道,就是杨清这丫的!

两千两银子好干吗?

在明朝一两银子,大概值多少钱?这个换算比较难,不过,大致换算还是可以做到的。一两银子可以购买大约两石大米,一石约合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