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章(1/2)

朵拔地而起的莲花层层铺开,构筑了田少林的群落山少林地势极为酷似,这也是南少林选址于此的主要因素。九莲山西方则是一处风景胜地卧佛山,形如一尊侧卧的弥勒佛,栩栩如生。

九莲山前,耸立的天门古色古香,斑驳的痕迹如同老翁脸上纵横的褶皱,无声地向世人描绘世事的变迁、岁月的无情。

山门前,寂寥无比,与俞大猷一路走来,林平之罕见前来上香的信徒,让他误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没错,这里就是南少林,昔日也是我福建武林首屈一指的门派,可惜了。”俞大猷轻声叹息。

“佛云,众生平等,舍身成佛,既然南少林做不到割肉啖鹰、杀身成仁,那门庭冷落鞍马稀也是正常的。”

林平之观望着周边的风景,迎合着俞大猷的感慨。

“阿弥陀佛,”天门前两个守门僧合十施礼,“不知诸位施主来此有何贵干?”

“小师父,烦请通报一声,福州林平之、泉州俞大猷前来拜访贵寺的方丈方贤大师。”俞大人上前一步,回礼。

两个守门僧面色一变,惊奇地盯着林平之看了几眼,方才回话:“原来是泉州棍王俞大侠和衡山林大侠,失敬失敬,两位请。”

一个守门僧快步冲向寺内,另一名则在前面引路。

衡山林大侠?

林平之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情绪:江湖如此看重一个弱冠少年,是一件幸事,但这种看重到底是冲我福威镖局而来,还是衡山派而来?

答案是显而易见,林平之心中有些不舒服。

不到一刻钟,一行僧人快步从寺内迎了上来,让两人受宠若惊。

如果是赵阳来这里,这样的接待规格还说得过去,可他二人,似乎还没有这个资格。

“原来是威震福建的棍王俞大侠和林少侠啊。失敬失敬,悟性迎接来迟,还望两位不要见怪。”

当先的一名和尚,正是刚刚出关的悟性,听得两人拜山,喜上眉梢。

有戏!

林平之与俞大猷对对眼神,心中轻松不少。

介绍完毕,两人更是吃惊,前来迎接他们的竟然囊括了南少林武院所有的重要头目!

南少林武院。负责南少林所有武僧的授艺、训练、调配,与南少林禅院并称,两院的主持地位仅次于南少林方丈。

“俞大侠不畏强暴,不惧流言,为民请命,单枪匹马追杀倭寇,纵横沿海数年如一日。这等英雄行径令人钦佩不已。”

悟性吐沫纷飞,神情激昂:“林少侠年少有为。清河镇一举歼灭倭寇数百人,更在福州城勇斗悍匪。大涨我福建武林士气,更是了得。”

“大师过奖了,保家卫国,是我辈地职责。俞某人只是尽本分而已。”俞大猷谦虚。

“南少林是福建武林的一份子,前段时间贫僧正在闭关,错过了英雄大会,真是惭愧。”悟性诚挚看着两人。“无论福建局势如何,南少林决意与诸位共进退,即使玉石俱粉,也要让倭寇知道我福建武林,不是那么好惹的!”

“多谢大师相助。”俞大猷精神一振,“有南少林的加入,我福建武林才真正联合起来。只有我们精诚团结,才能驱逐倭寇,还我朗朗江山,才能偿我华夏子民饱受倭寇侵扰的血海深仇!”

南北少林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论是在佛学上,还是武术上,都有了较大的差别:南少林以拳法著称,北少林则以腿法为长。

喝喝喝!

演武场上烟尘弥漫,隔得老远,林平之等人都感觉到地面在微微颤动,耳畔处还传来嗖嗖的破空声。

是谁说南拳北腿的?

看这架势,南少林地腿攻似乎也不差啊!

林平之侧耳细听,似乎南少林以外家功夫为主,不过听其声势,也端的不凡。

“两位都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不知能否指点一下敝寺的武僧?”

悟性见两人耳朵耸动,显然对武院那边传来的声响极为感兴趣,遂大方邀请。

数百名武僧正在演练各种合计阵势,三人短打的三才阵、五人联合的

,长短兵器结合地鸳鸯阵,进退有序,配合默契,这是针对高手还是冲击对方阵势,都有莫大的奇效。

更令两人大开眼界地是,这些武僧演练的拳术是最为基本地罗汉拳、伏虎拳,招式简单,直来直去,本是练武人奠基的健身拳术,可在这些武僧手中却发挥出不俗的威力。

不过,这罗汉拳似乎与外面流传的罗汉拳有不小地差别。

“南少林拳法如神,令小子钦佩不已,”林平之见悟性目光转向自己,急忙谦虚,“衡山派主修内家功夫,小子对外家功夫一窍不通。俞大侠是赫赫有名的棍王,在外家功夫方面堪称一代宗师,悟性大师何必缘木求鱼呢?”

死道友,不死贫道!

俞大猷无奈地瞪了林平之一眼,苦笑:“悟性大师,休要听林少侠胡说八道。俞某人游历江湖也是仗剑而行的,至于所谓棍王称号,那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