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章【宋氏一脉】(1/2)

普,自命墨家传人,祖传一本自秦传下来的墨家典籍,已经成为一本式的百科全书,内容庞杂,包括谷物种植加工、纺织丝、制盐制糖、冶炼铸造、兵器改良、舟车设计等等等方面的研究很多。

赵阳端详着眼前这位五十多岁的憨厚宋普,心中生起一个念头:“宋先生,不知阁下可否认识宋应星?”

“宋应星?”宋普一愣,皱起眉头沉吟了一下,“赵先生,小老儿并不认识您所说的宋应星,请问这位宋应星宋先生是做什么的?”

宋应星是干什么的?

宋应星可是明末清初的科学家,他所着的被誉为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着作,而且里面还有一些独特的钻研,是大明王朝在科技方面辉煌成就的一个代表。听说,在中描述的地雷与后世的地雷在构造上毫无区别,更令人惊异的是,中还提出了水雷的制作。

不过,也对啊,宋应星可是明末清初的人物,现在还是嘉靖年间,这家伙的爷爷估计还是精子细胞呢,太早了。赵阳明白过来,心中不住好奇,难道这宋应星是宋普的后人?也有可能啊。

这可是个人才,遇到就不能放过。

赵阳晃动着歪心思,不知怎么的想起了李天丰。如果不是林平之提到墨门,他还记不起来这回事,如果这样说来,那李天丰应该也是墨门中人了,否则他怎么会对这些奇技淫巧有这么大的兴趣。

“宋先生,”赵阳诚挚地看着宋普,“宋先生大才,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才是。如果宋先生有意,赵某人愿意给宋先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只要宋先生有需要。赵某人定然全力支援。”

“这个……”宋普犹豫起来。

宋普不是匠户,但是他的地位并不比那些匠户高多少。宋普犹豫的是赵阳什么意思?一个武林人士,对这些大杀伤性东西感兴趣,用心不良啊。

“宋先生毋需多虑,”赵阳看出了宋普的心思,“眼下江南倭寇作乱,不日江湖好汉就要南下抗倭,如果能够给这些好汉配备一些强力的火器,那于国于民都有莫大的好处。”

“原来如此。赵先生侠肝义胆、古道热场,令人佩服,既然这样,小老儿就随赵先生一行,为抗倭略尽勉力。”宋普消了心结,当即点头同意。

“多谢宋先生仗义相助。”赵阳点点头,“宋先生最好还是将家小一并带上。因为江南的倭寇实力超过我们想象,没有五六年地工夫很难平定。即使将江南的倭寇打退。不解决倭寇在海上巢穴、倭国的根据地,也无法彻底清除倭寇。”

宋普一震:“赵先生。倭国可是太祖规定的不征之国啊。听赵先生的口气,似乎有意在平定倭寇后教训倭国?”

“不错。”赵阳点点头,“难道强盗在我们家中烧杀劫掠,我们就不能到强盗家中讨还公道?不给倭国教训。就是助长他们的贪欲,助长了他们窥伺大明的野心。”

“对付倭国这些不开化的野人,只有让他们从心底对我们天朝产生恐惧,才会断绝他们不轨的念头。才能确保我们天朝地尊严不受侵犯。”赵阳慷慨激昂,“驯服野兽需要皮鞭和食物,驯服倭国也同样需要皮鞭和食物。从唐朝到现在,我们习惯给倭国提供食物而没有给他们教训,结果这些不开化的野人狼子野心下竟然图谋我天朝疆域。盛唐时期,倭国就攻打天朝,倭寇从宋朝就出现,一直到现在,这种情况如果在持续下去,终有一日这些不开化的野兽就会踏上我们天朝的疆域,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跨过海洋,将天朝的荣光遍洒倭国的每一片土地,让倭奴真切体会到我天朝地恩宠,这样才能炫耀我天朝的威严。”

简短地结尾后,赵阳不悦地看了看一脸痴呆的林平之、宋普等人,额头出现几条黑线:真***地不给面子,好歹你们给点掌声鼓励啊!

衡山派与日月神教以阳逻镇为战场进行了耗时十五天交锋,震惊了大明朝野

暴怒不已,阁老咆哮殿堂。由于两方都有不软的后朝廷对双方的处置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

衡山派由阳逻镇地方政府的开脱,再加上阳逻镇地万民书,锦衣卫的内部操作,嘉靖天子的偏爱,对衡山派的处置最后以训诫方式终结。

日月神教就倒大霉了,不仅被大明朝廷罚没了两百万两白银,还被迫向朝廷贡献了十四个堂口,要知道日月神教现在只有十八个堂口啊!

听说,为了还清罚款,自东方不败到普通教众都要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现在黑木崖上普通教众一日只能吃一餐,还不如下面堂口地弟子生活舒坦。

听说,日月神教给赵阳立了长生牌,每天日月神教的弟子都会集体用言语问候赵阳,用钢针给赵阳进行按摩。

……

赵阳很开心。

朝堂上的纷争,自有锦衣卫帮他摆平,他只需要操心手中的力量即可。

衡山弟子虽然现在伤亡惨重,但是幸存的一千多人都可以说是百战精英了,经过战火的洗礼,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制上,这些弟子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