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考察家具厂(2/2)

略显恭谦地笑道,“怎么好意思总抽你的烟呢?”说完,连忙起身,向传达室走去,同时说道,“你稍等一会儿,我给你打个电话,这个时候关厂长应该在家。”

赵彦直在门外候着,只听老师傅拨通了一个电话,问候了几句,便跟对方说那个买木料的客户来找他了,对方答应了几句,老师傅应了一声便将电话挂了,走出来笑嘻嘻地对赵彦直说道,“还好,关厂长在家,他说一会儿就过来。”

于是,赵彦直和老师傅聊了起来,得知家具厂已关停了大半年了,其间也断断续续地开过几次工,但因发不出工资,还是被迫全线停产。

接着,从厂房的右侧走过来一位身材高大年近花甲的长者。老师傅似乎听到了脚步声,回头看了一下,连忙起身说道,“关厂长来了,这位客人来了几趟,找你谈木料的事。”

关厂长人如其名,如“山魁”一般,咯显魁梧。只见关山魁关厂长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伸手和赵彦直握了一下,说道,“欢迎!让你久等了。”

“没等多久,不碍事。”赵彦直客套了一下。

老师傅到室内赶紧拿出了两条凳子,分别递给赵彦直和关山魁,二人道了谢,接过凳子依次坐下。

“这位客人贵姓?”关山魁微笑着问道。

“我姓赵,叫赵彦直,在江大教书。”赵彦直自报了一下家门。

“哦,了不起,是位大学老师。”关山魁感叹道。

接着,关山魁问了一下赵彦直在学校的情况,又说了几位他认识的江大老师,赵彦直一一作了回答。最后,二人便转入了正题。

关山魁就问道:“你是大学里的老师,要这木料干嘛呢?”

赵彦直便将父亲赵冠华的情况如实地说给了关山魁听。关山魁听后很受感动,称赞赵彦直很有孝心。赵彦直连忙摆手谦逊了几句。于是,关山魁就问赵彦直需要多少木料。赵彦直说先来一个方就可以了。

聊了一会儿,赵彦直便想了解一下厂里的情况,便问道。“目前家具市场不是还红火得很吗?怎么你们会关停呢?又不缺木料?”

“一言难尽,国营企业就是这个样子。包袱太重,有点利润,但发不出工资,断断续续好几回了,干脆就停了。现在厂里连职工的基本生活费都得借贷,社保还拖欠了一大块,难啊!”关山魁摆了摆手感叹道。

“国家现在提倡国企改制,你们厂有没有这个念头?”赵彦直问道。

“有肯定是有,只是厂里职工的意见不统一,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也不统一。所以招商的工作就一直拖着。”关山魁答道。

“关厂长的意见呢?能否谈一下?”赵彦直问道。

“我一个快退休了的人,也是混一天得一天了。我和大多数的职工一样,就是希望厂子活起来。至于是否通过招商进行合资管理,那是主管部门的事,我们不考虑,也无权过问此事。”关山魁一句话关了总。

“厂里有多少职工?”赵彦直问道。

“加上退休的,有百二十多号人。”关山魁答道。

“那退休的有多少人?”赵彦直又问道。

“这个具体的数目就不太清楚。”说完,关山魁回头问那老师傅道,“老雷,厂里退休人员有多少?”老师傅原来姓雷。

老雷默算了一下,答道,“加上今年退休的共有二十二位,总职工数是一百二十八号。”

“这么多人,难怪包袱很沉重。”赵彦直感慨道。

“我们厂里分工细,有运输队、有采购组、有销售团、还有仓库、保卫、房缮,机关还有一大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真正生产的工人还不到一半。”关山魁说道。

“怪不得,看来这是多数国营企业的一个通病。”赵彦直说道。

又聊了一会儿,赵彦直看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临走时,双方确定明天上午来选料。厂里负责装车搬运,中午则由赵彦直管一顿饭。

回到花园城,已是四点多钟了。赵彦直来到楼上,跟父亲赵冠华简单说了几句,叫赵冠华准备好明天一起去选木料。然后,赵彦直便提着菜拥着孙敏霞母子下楼,驱车直往金盛住宅小区赶。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