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77章 遭报复沈洄中毒,见故交姜氏相助(十六)

这夜月黑风高,傅怀音在西苑亭中乘凉发呆,月亮藏于云后,光线便暗淡了。有风吹来时,傅怀音搁在亭中石桌上的绢帕被风吹了去,她顺着风向找到墙角,隐于黑暗中,悄无声息地便将越王剑真品自墙根扔向墙外。

那院墙外紧邻一片林子,虽然依旧是沈府的地盘,但野草茂盛,寂寥骇人,平日少有人去。今夜却阿来在那一处守着,将剑捡了去。他会为她把剑送到南北派手上。

此前未用这一招将赝品越王剑扔进来,是怕时机难找,西苑里时常有人在忙碌,无论以何种方式沿着墙角去寻找剑,多少都会引起注意。可外墙那片林子便不同了,阿来尽可以慢慢寻找扔出去的剑,这道院墙不算长,总会找到的。

傅怀音完成了此事,心情愉悦,仿佛有一口大石落于地面。过几日,她便带着赝品越王剑去回了陈哲的话,告诉他这就是真品。陈哲一定喜不自胜,哪里会想到她早已以假换真。

越王丌北古剑,绝不能落入日本人手里。

或许因一件大事了结,傅怀音心情甚佳,加之如今她可以自由进出沈府,便择一清晨出了门,拐进一条小巷子里,去她从前最爱去吃的那家米线店吃米线。

这一家米线店的经营历史比她父亲的年纪还大,从前她便时常与家里人来这里吃早饭,有时是父亲带她来,有时是几位哥哥带她来。

米线店的老板自然是认识傅家一家人的,双方来往久了,便如熟人朋友一般,店老板也就甚为了解傅家几人的口味。

“辣子多放,不加葱。傅小姐,您的米线好了。”老板亲自给傅怀音端上一万来,傅怀音道了声谢,听见老板问:“我看见二公子回来了,怎么不见他来我家吃米线?”

傅怀音摇头:“他洋墨水喝多了,吃不了辣子。”这话纯粹是开玩笑的,傅怀音从小便爱与傅雅飞对着干,两人私底下经常互损对方声誉。老板也清楚得很,大笑起来,又说:“我还以为你们都到翟永安家去吃他那个什么小锅米线了。”

老板说的这位“翟永安”本是云南玉溪人,他跟随母亲改嫁,继父是四川卖饺担担,把一套做饺担担的谋生手艺传给他。继父死后,这人便以做饺担担谋生。也许因为脑子灵光,就把玉溪小锅煮品的制作方法用到饺担担上来,创出了小锅煮米线这么个做法,前几年传到昆城来,竟然就火了,昆城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吃过他卖的小锅米线。

这小锅米线与其他米线的做法不同,从前昆城人吃米线,多是将米线用开水烫熟了放到碗里,再加入各种盖料,灌一两勺热汤。小锅米线则是用炭火煮着米线,放鲜肉进去调味,整锅出来,所有料与米线混在一起,口味丰富多层,自然能给吃多了寻常米线的昆城人民带来新奇。傅怀音笑:“小锅米线是吃过了,不过还是喜欢来你这里。”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