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65、衣锦还乡(3/6)

,手头也没这么多钱过。

老村长沉默的思考了很久,又用旱烟敲了敲凳子,问道:“你说一个月一万,这个钱,我们不敢想。我们种玉米,一家几亩地,一年到头挣不到几百块钱,孩子们上学的生活费都不够。”

村子里确实是这么个情况,一个孩子上学,那都是全家勒紧裤腰带,甚至要跟村里人借钱。

当初何润琦上大学的时候,何家就跟全村人,挨家挨户的借钱。

老村长还是比较老道的,见过世面,声音沙哑道:“我去镇上开会,他们说有些人,专门干黑心的事情,把没文化的乡下人骗去国外挖矿,一辈子都回不来!”

这话虽然说得直接,倒也是有非常重要的警醒作用。

“我们是正规的公司。”戴应池虽然说话口音不一样,倒也是能够听得懂,连忙解释,“而且这次过来招人,我们会在镇上做备案,然后到燕京那边,办理各种出国的正规手续!”

“也就是说,我们这次招人,必须是经过各级管理部门的监督的!”何润琦也是举手保证:“我是什么人,各位叔叔伯伯也都知道,不可能干什么黑心的事情。”

“我们刚才到镇上的时候,已经跟镇长聊过了。”

戴应池说着,从公文包里掏出文件,“这里有我们李唐盛世控股公司的招聘文件,还有相关的营业执照。除了我们公司的,为了让镇上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还拿来了武矿集团的介绍信。”

武矿集团是燕京大名鼎鼎的国企,今天跟镇长见面,别人也是看到介绍信之后,态度非常热情。

他把介绍信递给了老村长。

老村长嘴角叼着旱烟,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介绍信。

虽然不知道武矿集团是什么单位,不过看着上面的公章,就觉得很可靠。

啪的一声,旱烟从嘴角落了下来,掉在地上。

老村长抬头看向何润琦,问道:“你招这个工人,像我这样的年纪,行不行呢?我现在一天能吃两大碗饭,两百斤的玉米挑在肩上,一点问题都没有。”

一听这话,何润琦满脸苦笑,“老村长,您就在村里享福就好了,这个事情,让年轻人去做!”

“那就让我家两个孙儿去,他们没文化,但是有的是力气!”老村长大力举荐自己的孙子,又问道:“女娃儿行不行?我家孙女的力气,一点儿都不比男娃儿差!”

大家一听这话,顿时意见很大。

一万块钱一个月,你家几个娃儿就占了几个名额,其他家的人,怎么办呢?

“村长,你这属于是滥用职权!”

“你公平了一辈子,临到老了,咋就昏庸了!”

“我们家也有年轻人,让他们去,给何家娃儿当牛做马,随便使唤!”

“我家没有男娃儿,怎么办?不可能你们去挣钱,不给我们机会!”

大家吵得越激烈,越说明了大家对这件事情的看重。

出国干活,大家也都心里忐忑,毕竟远离家乡,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过一村子的人,几十号人,倒也不怕。

而且有镇上的支持,镇长都替他们审核了一遍这次招工的真实性。

整个村子的人,吵了一整夜,大家晚饭都没心情吃。

何润琦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出息了,也舍得出钱,干脆招呼几个身强力壮的亲戚,把猪圈里半大的一头猪给宰了。

忙到大半夜,大家闻到肉香,这才停止争吵,坐下来吃饭。

何润琦对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很了解,跟戴应池一起,一一登记了大家的信息,几乎每家都至少招了一个人。

最后一数,六十多人,招人数量超出了李唐之前提出来的名额。

没办法,只好跑到镇上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给李唐打电话请示。

离开的时候,全村人动用了所有的力量,带上了鸡蛋、花生、等等农产品,有些母亲还觉得孩子出去怕没吃的,非要捎上几只家里养的母鸡。

全村数百人,走到镇上,送别的队伍浩浩荡荡。

看着三两中巴车速度逐渐快起来,由近及远,很快离去。

有些人忍不了离别的伤感,哭了出来。

哭声是有感染力的,更多的人都在流眼泪。

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偷偷抹眼泪,有泪不轻弹的男儿们,看着自己的孩子远去,也是眼含泪花。

毕竟是出国,谁也不知道国外是什么情况。

镇长带着好些人,也过来送行。

他为了确定何润琦和戴应池的身份,还向上级了解打听到了武矿集团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过去问清楚了他们的身份,也知道这次招工的真实性。

这一下,解决了一村子青壮年的工作问题,创造工作岗位,又创收!

替他省去了不少烦心事。

而且听说给工人出国干活的工资,一个月一万元钱,要不是觉得自己的工作还算不错,他都想跟着去挣一大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