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梁氏新妇(1/2)

温蒽刚要答话,帘子一撩,梁季敏的二哥梁叔信走了

他穿了件镶着玄狐毛的石青色鹤氅,头上插着根羊脂玉的簪子,使他本来就孤傲的表情更添了一层拒人千里的疏离。

梁季敏忙把孩子交给旁边的妈妈,上前给梁叔信行了礼。

梁叔信冷淡地点了点头,没有见到自家兄弟的亲切,然后上前几步给冯氏请了安。

冯氏看着他轻轻地叹了口吻,什么话也没有说。

王温蒽则笑盈喊了梁叔信一声“二叔”,很热情上前给他行礼,梁叔信还了礼。沈穆清就上前喊了一声“二伯”,给梁叔信见了礼。

梁叔信对王温蒽和沈穆都很冷淡,可梁幼惠给他行礼的时候,沈穆清却看见他眼珠里转瞬即逝的笑意。

大家互相见了礼,梁叔信一言不发负手而立地站在门前等太夫人的招唤,他的这种态度让本来热热烈闹的气氛像被水淋湿的火焰,只剩下几丝余烟。

梁季敏试着和梁叔信话:“二嫂的身材好些了吗?”

梁信两眼看着静垂不动的软帘,冷冷隧道:“不是还有三、四个月才生吗?恐怕到那个时候才干好吧!”声音里全是漠不关心的冷淡,似乎说的是别人。

沈穆清愕然。

冯氏眉头紧蹙。嘴角微翕。正要说什。紫绢忽然撩帘而出。

她笑盈盈地给在场地人请:“太夫人让夫人、少奶奶、小少爷进往。”

冯氏把到嘴边地话咽了下往。很客气地朝着紫绢点了点着儿子、媳妇和孙儿走了进往。

太夫人已穿着整洁。正坐在临窗地大炕上喝茶。刘姨娘在一旁服侍着。

这么早?

沈穆清压住心底的诧异随着梁季敏一起给太夫人行了礼。

太夫人就笑看着他们说了一番“妇不贤无以事夫,妇不事夫义理堕阙”之类的话,沈穆清知道这是太夫人在告诉自己要守“妇道”,遂毕恭毕敬地听着,唯唯喏喏地应着。

她训完了梁季敏夫妻,就问起王温蒽三个重孙的作业来。

当听到王温蒽说想请个先生来家坐馆的时候,太夫人沉吟道:“我看,还是送到晋王府开的义学里往读书好些。”

王温蒽还有几分迟氏已在一旁答“好”:“听说很多大臣都把子弟送到了晋王爷开的义学。让孩子们往那里读书可以趁机交几个发小。”

太夫人的眼力就落到了梁季敏的身上。

梁季敏恭敬地上前一步,道:“孙儿也感到祖母和母亲的意思好。只是现在眼看着要到春节了,气象又冷,不如等开春了往。”

太夫人看着眼前几个粉装玉砌的孩子有片刻的迟疑。

冯氏见了,忙笑道:“季敏说的也有些道理是等明年开春了再送往吧。平哥今年才六岁,安哥也才五岁。像叔信和季敏那样四岁就启蒙的孩子竟是少数。说起来,我到今年还心疼呢!”

太夫人被说动了心,点了点头,笑道:“好吧。那就这样,等明年开春了,平哥和安哥一起往晋王义学往读书。”说着又看向梁季敏,“这件事可要盯着点。”

梁季敏笑脸温和:“晋王一向对义学颇为上心,知道我们这样的人家都愿意把孩子送往读书定很兴奋。祖母尽管放心好了。”

沈穆清见他们说的兴奋,不由偷偷地注意着沉默不语的梁叔信。

当梁叔信听到太夫人批准两个孩子开春后往晋王义学上学的时候他脸上有一闪而逝的嘲笑。

沈穆清一怔,梁叔信已回眸看她。

不大的眼睛,却流露出善意的笑意。

怎么会对她和气?

沈穆清吓一跳。感到很是奇怪。但没有等她来得及细想,刘姨娘进来请示饭摆到什么处所。

大家的眼力都看向了太夫人。

老夫人笑了笑,对冯氏道:“今天还要拆棚撤座,你的事也多,领着伯恭媳妇和季敏媳妇下往忙吧。把孩子留下给我做个伴。”

冯氏应了,带着儿子、媳妇和女儿回了桂蔼院。

梁季敏和梁叔信一路沉默地到了桂蔼院,给冯氏请过安后,冯氏让两个儿子回往:“……叔信要照顾双瑞。季敏,你也要静下心来读书了。”

梁氏兄弟恭敬地应声而往。只是梁叔信是扬长而往,梁季敏是看了沈穆清两眼才走,搞得沈穆清一直在猜梁季敏为什么要看自己两眼。

是不放心?还是有什么事要告诫她?

王温蒽服侍冯氏和梁幼惠吃早饭,沈穆清在一旁打下手,她仔细地注意着王温蒽的举动,暗暗记在心里。

冯氏吃了早饭,梁幼惠服侍她喝茶,王温蒽和沈穆清这才退到外间促扒了两口饭。王温沈穆清吃得很少,就轻声地问她:“是不是菜分歧口味。”

沈穆清摇了摇头:“我早上吃的少!”

多亏有李妈妈的提示,她事先吃了些糕点垫肚子。

王温蒽若有所思地笑了笑,没再问。

两人吃了饭,折回冯氏的屋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